1.1防水混凝土
1.1.1施工工準備
1.1.1.1 技術準備
編制防水混凝土施工方案并經審批,向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1.1.1.2 材料準備
1. 水泥:采用強度等級為32.5以上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使用礦渣硅酸鹽水泥必須摻加高效減水劑。
2. 砂:宜用中沙,含泥量不大于3%,泥塊含量不得大于1.0%。
3. 石:碎石或卵石,粒徑宜為5mm~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塊含量不得大于0.5%,吸水率不應大于1.5%,不得使用堿活性骨料。
4. 水:飲用水或對混凝土無腐蝕性的純凈水。
5. 外加劑:性能和質量應符合行業產品標準,摻量經實驗確定
6. 每立方米防水混凝土中各類材料的總含堿量(Na2O當量)不得大于 3kg
7. 防水混凝土可根據設計和工程抗裂性需要摻加鋼纖維或合成纖維。
8. 養護材料 :水管、塑料布、土工布、養護劑。
1.1.1.3機具準備
1.混凝土攪拌機械:強制式混凝土攪拌機、自動上料設備、鏟車。
2.混凝土輸送機械:塔吊、混凝土罐車、翻斗車、混凝土汽車泵、固定式輸送泵(地泵)、泵管、混凝土布料桿。
3.混凝土振搗機械:混凝土振搗機、振搗棒。
4.輔助工具:標尺桿、噴霧器、鐵鍬、串桶、混凝土吊斗等。
1.1.1.4 作業條件
1.鋼筋混凝土施工縫及水電預留、預埋通過隱蔽驗收,模版工程、樓層標高抄測通過預檢驗收。重點檢查外墻對拉螺栓是否有止水環、外墻的穿墻套管是否有止水措施、外墻施工縫的防水構造是否符合要求。
2.預拌混凝土進場前,由混凝土公司提供混凝土的配合比通知單、含堿量計算書,自拌混凝土應有開盤鑒定書。
3.混凝土澆灌前挑剝混凝土澆灌申請單,經批準后方可澆灌。
4.澆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接茬部位、頂班模板均需澆水濕潤。并支立混凝土澆筑厚度控制標尺桿。
1.1.2施工工藝
1.1.2.1 工藝流程
混凝土攪拌--混凝土輸送--混凝土澆筑---混凝土養護---拆模
1.1.2.2 操作工藝
1. 混凝土攪拌。
1) 攪拌混凝土前,宜將攪拌筒充分潤滑。攪拌第一盤時,宜按配合比減少粗骨料用量。在全部混凝土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拌合料,更不得采取邊出料邊進料的方法進行攪拌。
2) 混凝土攪拌中必須嚴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未經試驗人員同意嚴禁隨意加減用水量。
2. 混凝土運輸:混凝土運輸供應應保持連續均衡,間隔不宜超過1.5h,運輸后如出現離析,必須進行二次攪拌。
3. 混凝土澆筑。
(1) 混凝土經常質量檢查:預拌混凝土進場后,及時檢查其強度等級和抗滲等級是否正確,混凝土出廠時間、進場時間和澆筑時間能夠滿足質量要求;在澆注過程中,實驗員對進場的每車混凝土應進行坍落度檢查,并做好記錄,對不合要求的混凝應退出現場。自拌混凝土由現場實驗員從第三盤以后中的混凝土中抽測坍落度,每班至少抽查2次。
(2) 底板混凝土澆筑:底板混凝土應連續澆筑,不宜設置施工縫,如卻需留置施工縫時,應按照設計要求,采取有效的止水措施。底板混凝要分成澆筑,每次澆筑厚度為400mm~500mm。澆筑上層混凝土必須再下一層混凝土初凝前完成。
(3) 墻體混凝土澆筑:首先在墻底均勻澆筑50mm厚與墻體混凝土同配比的水泥砂漿,再正式澆筑墻體混凝土。
(4) 當混凝土入模自落高多大于2m時應采用串筒、溜槽、溜管等工具進行腳注,也可在混凝泵管的末端加橡膠軟管,先將軟管放入墻內,然后分層澆筑、分層震搗,以防混凝土防分層離析。
(5) 混凝土結構的防水構造措施。
1) 固定外墻模板的螺栓應有防水措施,可采用工具式螺栓或在螺栓上加焊方形止水環等。
2) 所有外墻的穿墻套管均應加工成止水套管。
3) 施工縫防水的構造形式圖1-1~~圖1-3
(6)混凝土施工縫留置
1)水平施工縫不應留在剪力或彎距最大處或底板與側墻的交接處,應留在高處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墻體上。板墻結合處的水平施工縫,宜留在板墻接縫線以下150mm~~300mm處。墻體有預留孔洞時,施工縫距孔洞邊緣不應小于300mm.
2)垂直施工縫應避開地下水和裂隙水較多的地段,并宜與變形縫相結合。
(7) 施工縫的處理
1)水平施工縫澆注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浮漿和雜物清除,先鋪30mm~50mm厚與混凝土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漿,再澆筑防水混凝土;也可在水平施工縫處涂刷20mm~~40mm厚的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砂漿,再及時澆筑混凝土。
2)垂直施工縫澆筑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清理干凈,并涂刷水泥凈漿或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并及時澆筑混凝土。
(8)混凝土振搗
1)應用機械振搗,以保證混凝土密實,振搗時間一般10~30s為宜,避免漏振、欠振、超振;振搗延續時間應使混凝土表面泛漿、無氣泡、不下沉為止。應選擇對稱位置鋪灰和振搗,防止模板移動;結構斷面較小,鋼筋密集的部位應嚴格按分層振搗的要求操作,澆筑到最上層表面,必須用木抹找平,使表面密實平整。
2)使用振搗棒時,混凝土振搗由兩人配合,一人負責振搗,一人負責移動電纜線;振搗方式采取梅花形振搗,快插慢拔;上層混凝土振搗時,插入下層混凝土50mm.在現場由操作人員依據結構澆灌部位確定混凝土的有效澆筑半徑,但相鄰兩振搗半徑的重疊位置應不少于振搗半徑的1/3,且不少于200mm.
3)變形縫處的止水帶要定位準確,止水帶兩側的混凝土要對稱澆筑,施工過程中應有專人看護,嚴防振搗棒撞擊止水帶,確保位置準確。
4、混凝土養護
(1)混凝土的養護應以混凝土樓板表面上人走動不留印跡,且在澆筑完畢后 12h以內開始,常溫下混凝土養護時間不應少于14d.
(2)常溫防水混凝土采用覆蓋澆水養護方法,要保持混凝土表面處于濕潤狀態,前提宜涂刷養護劑養護。冬期施工采用塑料薄膜養護,覆蓋阻燃草簾保溫,不得澆水養護。
(3)在炎熱季節施工時,采取降低水溫,避免砂、石曝曬等措施降低原材料溫度,對混凝土內部預埋管道應采取水冷散熱等降溫措施。
5、拆模:非承重構件的防水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且拆模時購將不缺楞掉角,方可拆除模板;承重構件的防水混凝土拆模時間以設計、規范要求及同條件養護試塊強度為依據。
1.1.2.3 季節性施工
1.冬期施工時,水和砂、石應根據冬期施工方案規定加熱,應保證混凝土入模溫度不低于5℃。當采用綜合蓄熱法時,應采取有效的保溫保濕措施,嚴禁混凝土受凍、脫水。冬期施工摻入的防冬劑應選用復合型外加劑,并經檢驗合格的產品。拆模時混凝土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差不大于20℃。
2.下雨時不宜澆筑混凝土,雨期澆筑的混凝土應及時覆蓋防雨。
1.1.3 質量標準
1.1.3.1 主控項目
1、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外加劑、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
檢驗方法:檢查出廠合格證 、質量檢驗報告、計量措施和現場抽樣試驗報告。
2、防水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抗滲登記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3.檢驗方法:檢查混凝土的抗壓、抗滲試驗報告。
4. 防水混凝土的變形縫、施工縫、后澆帶、穿墻管道、埋件設置和構造,均需符合設計要求,嚴禁有滲漏。
1.1.3.2 一般項目
1.防水混凝土結構表面應堅實、平整,不得有漏筋、蜂窩等缺陷,埋設件位置準確。
2.防水混凝土結構表面的裂縫寬度不應大于0.2mm,并不得貫通。
3.防水混凝土結構厚度不應小于25mm,迎水面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50mm。
1.1.4 成品保護
1.澆筑防水混凝土時不得踩踏鋼筋 ,不得改動模板位置。
2.澆筑挖墻混凝土時,做好外墻預埋管、孔洞模板的保護,防止預埋管、預留洞位移。保護好穿墻管、電線管、電門盒及預埋件等,振搗時勿擠偏或使其擠入混凝土內。
3.混凝土樓板表面無足夠強度時,嚴禁集中堆放施工材料,以防施工荷載過大,造成樓板裂縫。
4.拆除模板時嚴禁野蠻作業。
5.冬期施工的混凝土不得過早拆除覆蓋保溫,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臨界強度并滿足冬期施工的有關要求后方可拆除保溫。
1.1.5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嚴禁在已拌制好的混凝土內任意加水,以防混凝土質量達不到要求。
2.施工縫、穿墻管、預埋件的呢個細部構造要符合要求,以免造成局部陳漏點。
3、混凝土養護應設專人負責,養護應及時、有效,確保混凝土不出現裂縫。
4.施工縫與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前要將混凝土接茬處清理趕緊。
1.1.6 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1.6.1 環境管理措施
1.在城區施工時,現場攪拌站、地泵應采取封閉措施;炷烈瞬捎玫驮肼曊駬v棒振搗。
2.攪拌站設置沉淀池,廢水不得直接派深入市政污水管網。
3.廢棄的塑料薄膜、保溫材料應及時回收。
4.現場攪拌站的后臺上料系統應設降塵噴淋裝置,作業人員應戴防護口罩。
1.1.6.2 職業將抗安全管理措施
1、混凝土振搗操作時,振搗手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施工用電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的規定。
2.墻體混凝土澆筑時,要搭設操作平臺,不得站在模板或支撐上操作。
3.泵送混凝土軟管末端或布料桿宜采用繩子牽引澆注,地泵的管道接頭、安全閥、管架等要安裝牢固。
- 2014-08-09道橋用彈性體(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
- 2014-08-05混凝土地下室墻裂縫滲漏的原因與處理方法
- 2014-07-15住宅樓中碳纖維加固技術的應用
- 2014-08-05衛生間防水技術解析
- 2014-08-09聚氨酯硬泡保溫防水體在地下商業建筑中應用
- 2014-07-15軟土地質條件下橋梁病害分析及防治
- 2014-08-05專業加固公司外粘型鋼加固工法
- 2014-08-09建筑物外墻滲漏的處理方法
- 2014-07-12我國應探索推行防水工程質量保證保險制度
- 2014-08-09JE-I聚合物防水膠簡介